學術著作出版是一項既關乎政治立場,又關乎內容取向以及學術價值的出版行為與出版活動,因而,學術著作出版應該遵循政治導向、內容導向以及學術導向。
現如今,著作和論文在一定程度上都代表著作者的學術能力,尤其到了高級職稱,出版個人專業著作就是一項重要的評職指標,而且相對論文,現在更多人愿意出版著作,這是為什么呢?下面為大家分享幾點心得。
是選擇單書號還是叢書號?
出版專著對于很多初評者來說很頭大,因為現在評職稱出版著作都是自費出書。有人貪圖便宜,稀里糊涂選擇了叢書號,或假書號。其實現在叢書號出版社比較難申請,而且叢書號是不能用于評職稱的。
評職稱高級以上一般都會要求8萬字以上,也就是說至少也要在著作中占據主編的位置。費用一般在萬元以上,所以那些兩三千就可以出書做主編的不是出套書的就壓根就有問題。
因此,建議評高級職稱,選擇獨著或者合著的第一作者,這樣才能滿足評職的要求,不過獨著的費用由作者獨立承擔,而合著會按位置先后承擔相應的費用,評職者可根據自身情況和評職要求選擇。
選擇香港書號還是國內書號?
香港書號在市面上費用很低,一般也就幾千塊錢,所以很多人貪小便宜,在評職稱時選擇出版香港書號的著作。
需要說明的是,現在評職稱基本上都是國內書號,而且評職稱要求大多是要CIP的,因此,各位參評者在職稱評審時要注意這個問題,保險起見,最好選擇國內書號出版。
我們都知道職稱是一級一級的往上晉升的。往往到了中級以后就要著手準備高級職稱的事情了。如果明年九月評審,明年年初才開始準備,時間上一般是來不及的。
機會稍縱即逝,職場如戰場,我們要打就打一場有準備的戰役。評高級職稱時,不管你是安排獨著還是合著,都可與知網出書在線編輯老師及時溝通,專業人士會為您制定適合的出版方案。